2016年4月16日,由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办,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协办的 “第12届(2016)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 在全国政协礼堂常委会议厅隆重召开。论坛邀请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界精英代表,研究探索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信用治理、创新实践进程中的信用体系建设,并发布《2015年度中国信用体系建设回顾和2016年展望》的主题报告。
中心主任刘宝成教授应邀出席下午“信用教育与社会实践”圆桌对话。刘教授认为,信用就是如何在他人的心目当中建立并且能够交付稳定的期待;信用教育是一个沟通的程序,涉及到编码和解码两项过程;中国是一个多语码的社会,中国文化具有灵活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如何避免说无法交付的编码,在中国社会中各个阶层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同时,讲求逻辑,经得起反推是在编码过程中要考虑的。刘教授还建议进行相关教科书的编纂工作时,应该做扎实理论基础,介绍信用如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互动,相互博弈;以及信用与社会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根基有着怎样的关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