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2日,我从香港启程飞往印度这个神秘多彩的国度,代表我校大学生社会责任协会与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的老师们一起参加在班加罗尔举行的全球伦理峰会。作为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拥有浓厚的东方传统文化特色,同时印度全国都讲英语,因此能与西方畅通无碍地交流,印度创造了世界科技的奇迹,同时也面临贫困、治安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2014年全球伦理峰会选择在印度召开,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志之士,追求东西方文化上的碰撞和理解,追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沟通与合作。
此次会议由 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与瑞士全球伦理网( Globethics.net)及印度班加罗尔管理学院治理与公民研究中心合作举办,从3日开始进行两天。这两天我全情投入在商业伦理和平等问题的讨论中,与参会人员结下深厚友谊。我的发言是关于商科教育中的不平等问题,我在学校对商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采访,收集资料,从教育模式、学生性别和城乡差距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商科教育的现状。
第一次“交传”经历
会议第一天,我临时接到带队老师分配的任务,做乐平老师演讲的现场翻译,我之前从未有过翻译经验,因此十分紧张,很担心自己不能完整地转换演讲者的信息,于是立即和乐老师讨论她发言的主题——中国女性发展的困境。与乐老师的深入交谈中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人其实大都如乐老师所言,潜意识里接受了太多男女不平等的观念与文化,比如在对女性评价上存在客观化的问题。乐老师对于当代女性问题的分析鞭辟入里,虽然只是翻译前的简短沟通,却无异于受到一次启蒙,我意识到社会的文明和民众意识的觉醒需要理性的指引,同时也深深佩服眼前这位从事几十年妇女工作的教授,实践才能获得更深刻的思想。由于事先把握了乐老师演讲的要点,我做“交传”时十分淡定,乐老师说话十分幽默,当我翻译后引得全场开怀大笑时,我知道我顺利完成了生平第一次的翻译任务。
年轻的印度
会议参与者中属印度人最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主办方的一位年轻女学者,她同时作为发言代表和主持参加这次会议,很凑巧的是,我做翻译和发言者的那两场会议均是由她主持。她不仅博学、口才出众,而且十分热情、善于沟通,无论会场规模多大,她都反应迅速、游刃有余,令听众享受其中。另外交流较多的几位印度人,都是不到30岁的知识女性,一位是加尔各答一所大学商学院的老师,我们乘同一辆出租时兴致勃勃地讨论起中印商学院教育的差别,她第二天还来我的会场为我捧场。另一位刚在伦敦修完MBA,热衷于商业伦理于是来会场做志愿者,她对中国的经济和教育很感兴趣。我还见识了许多印度的发言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主见,喜欢表达自我,热情而真诚,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善于沟通,敢于尝试,生机勃勃的印度。有人说,21世纪属于中国,22世纪属于印度,年轻的印度孕育着无限希望。
不平等中的平等——我们的责任
会议最令我着迷的是一种轻松自由谈论学术的氛围,不论职业,不论性别,不论国籍,参会者是同道中人和理想主义者,从世界各地而来,相聚探讨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未来,友善而平等地表达自我。我十分积极地与参会者进行交流,增长了许多知识。我开始真正意识到商业伦理的价值,这个领域仍有很大空间任凭发挥,它有助于建设商业社会的道德伦理体系,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意义重大。
这次的参会者有的来自学界,掌握着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有的是商界成功人士,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商业伦理是学术和商业的一个结合点,能让知识和财富形成合力共同造福社会。中国在这方面的实践起步较晚,国际上的许多机构和人士的实际行动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与我一同发言的一位教授发起了建设全球新型商学院的项目,引来众人瞩目,听众想要交流的欲望很强,以至于主持人不得不决定为他专门安排一场会议,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
最后要感谢 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和大学生社会责任协会给我提供的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会议给我开展社会责任的学生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灵感,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承担责任并行动起来。
|